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记者12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与南盛大学领衔的科研团队近期于云南抚仙湖初次发明盖螺科1个全新螺属——远岸螺属和8个新物种,并为湖泊演化汗青提供了新线索。相干研究发表于国际期刊《林奈学会动物学杂志》上。
抚仙湖是云南水域面积第三年夜、深度最深的淡水湖,形成在约340万年前的上新世,仅特有鱼类就有15种,最近几年来这里还有发明了淡水螺新科鳞顶螺科以和年夜量特有淡水软体动物,揭示出了惊人的淡水生物多样性。研究团队经由过程体系查询拜访,对于收罗的螺类标本举行了贝壳形态、胎壳镌刻、齿舌布局和生殖器特性的过细阐发,并联合线粒体与核基因片断测序,终极确认1个新属“远岸螺属”和8个新物种。
新发明的物种包括远岸螺属下的银匙远岸螺、年夜池远岸螺、冰糯远岸螺、俞元远岸螺,以和昆明螺属下的玻璃昆明螺、铁锏昆明螺、珍珠昆明螺、流萤昆明螺。这些螺类仅漫衍在抚仙湖湖区,且许多种漫衍区域极为狭小。
经由过程份子体系学及份子钟研究显示,远岸螺属是昆明螺属的姐妹群,于约1300万年前分解成两个属。昆明螺属具备两个演化分支,此中一支是抚仙湖特有分支,包罗了玻璃昆明螺、铁锏昆明螺及流萤昆明螺;而另外一支包罗了珍珠昆明螺及滇池独有的昆明螺。远岸螺属及昆明螺属抚仙湖特有分支都是于晚中新世发生了辐射演化,早在先前地质学研究中判定的抚仙湖的形成年月上新世,表示了抚仙湖的形成年月可能远早在先前预计的时代。
抚仙湖作为珠江源头主要水源地,其生物多样性研究对于理解淡水生态体系演化具备全世界意义。此项研究进一步展现了抚仙湖极高的淡水生物多样性及特有性,使抚仙湖已经知的淡水软体动物物种增长到了41种,不仅富厚了其生物多样性记载,更经由过程份子钟阐发为湖泊形成年月提供了差别角度的生物学证据。
-好博(中国)体育